close






■ Blog 熱潮高漲

2001年 9月,一位年輕的伊朗記者胡生‧狄拉柯山(Hossein Derakhshan)以其母語 — 法爾西語(Farsu)設置了首個網路部落格(Weblog);當時他為了回應一名讀者的請求,用法爾西語編寫了如何製作網路部落格的指南,因而啟動了伊朗,乃至於全球的網路言論自由。

目前在伊朗境內,以法爾西語設置的部落格約有 7萬 5千個,是全球線上記者使用的第 4大語言,相較之下,鄰近的伊拉克,網路部落格卻不到 50 個。曾被「無疆界記者組織」(RSF)喻為中東地區最大監獄的伊朗,如今已藉由網路開啟了虛擬的言論自由空間,部落格的匿名性和自由進出,使其可以提供過去不能發聲者大鳴大放的機會,暢談回教世界中其他媒體無法討論的議題。

而這股部落格熱潮,也經由網路時代的重新部落化(retribalization)特性,幾乎席捲了整個地球村的各個角落,實現了麥克魯漢(McLuhan)的預言。

2004年,也就是去年,部落格(Blog)正式在台灣的各大媒體異軍竄起。

在此解釋一下 Blog 的意義,簡言之就是個人日誌。 Blog 一詞是 Weblog 的簡稱,即 Web(網頁)加上 Log,而 Log 的原義是指航海日誌、或是任何類型的流水記錄,當上述兩個英文單字合併後,就是指網路上的個人流水帳或日誌。

在台灣,部落格目前已經發展為由網站提供網頁空間,讓網友張貼個人日誌或是照片;舉凡個人的趣事軼聞、抒發心情的文章、照片、詩歌、散文,甚至是影片,都可以在網路上張貼,分享給其他網友來閱讀。

因為網路具有高度互動性的特性,網路部落格也提供回應的機制,讓這些文章、照片有共鳴者,可以發表他們的意見和看法。

目前網路部落格的形式有以下幾種:有個人獨立網址的個人網頁、有網路公司所提供的工具和網頁空間(現在在台灣最知名的莫過於『無名小站』所提供的部落格空間),使用者只需要註冊即可使用。

※ Blog 一詞在台灣被翻譯成「部落格」,大陸則是翻成「博客」。


■ Blog 的特色

老實說,『部落格文化』並非指稱任何一套特定的軟體、系統或是服務,而是一種強調吸收資訊及分享的生活態度,象徵著代表網路作者的價值觀與信念,是一種以作者為中心、為主體的傳播媒體。

部落格的最大特色,在於申請容易,任何人都可以立即成立自己的部落格,擁有自己的個人新聞室。此外,部落格的特色還包括:(一)依時間序列來記錄發表的任何文章;(二)設立和操作方式簡易,進入門檻不高,符合「電子民主」的概念;(三)回溯、整理文章容易,不需繁雜技巧;(四)體系公開,互動性強。除了上述這幾點特色,部落格更擁有德國思想家哈伯瑪斯(Habermas)(1989)論述中最著名的「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特性。

哈伯瑪斯的所談到的公共領域,是指一個中介於國家和社會之間,既不受政府的控制,亦不被財團壟斷,以溝通上下、凝聚共識為宗旨的空間;個人能以公民(citizen)的身分進入這個領域,平等且自由地對公共事務進行理性辯論,並達成共享的認同,以制衡國家機器的權力。

如此的論點在國營或商營的媒體中都難以落實,因此提供公眾討論所需的資訊、意見及場域就成「公共廣電」(Ex:公視)或「部落格」責無旁貸的義務,也是其相較於他類媒介的先天優勢。

若再深入探討部落格的內容呈現,其特色還包括美國電腦專家尼爾森(Ted Nelson)於 1990 年首先提出的「超文本」(hypertext):意指一種迥異於傳統的書寫方式,將電腦各類型的資訊分解成有意義的資訊區塊,儲存在不同的節點(node),因而展現出傳統印刷媒體無法實現的敘事風格;舉例來說:部落格裡不但可以放文字以及相片,還能夠放動態的影片、超連結,且因為其系統設計使讀者能夠立即回應(Immediacy of reponse)、回饋(Feedback),造成高度的「雙向傳播」(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消解讀與寫的界限,消弭傳統印刷中觀者與作者的隔閡。

隨著部落格系統的發展,及網路文化與現實世界的日益緊密連接,今日的部落格或多或少都具備以下這幾種重要特徵:第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彙整」。

無論部落格裡是圖片、影像、文字或其他任何媒體,也不管這些東西被發表的週期是頻繁或稀疏,一定會按照某個方法被加以彙集整理起來。

彙整的方法有很多,作者可以按照實際的內容來加以歸類,稱做分類彙整;也有可能是按照發表或修改的時間來彙整,姑且稱做按時彙整,像是把同一個月份裡的東西放在一起的逐月彙整等。更甚而者,還有一種彙整方式,就是把每一個東西都單獨整理起來,稱做單篇彙整,表示部落客認為每一篇文章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獨立而完整的。

彙整的方式雖多,卻沒有任何限制;事實上,「彙整」的方法與過程,反映著部落客的價值觀與信念:他如何看待部落格裡的內容?他如何表達媒體內容間的關聯性?他如何決定孰重孰輕?這些都是讀者們能夠從彙整裡所加以揣測的。

第二個重要的特徵是「靜態鏈結」。

在日積月累之下,部落格的內容勢必會越來越多;為了要能夠找到特定的一小段內容,於是需要有一系列的鏈結,分別指到特定彙整檔案裡的特定段落,像這樣的鏈結就稱做靜態鏈結,因為這個鏈結理論上要固定不變。

無論是甚麼時候,同一個鏈結就一定會連到固定的段落。靜態鏈結在部落格的發展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部落格間正是靠著這種鏈結,才得以密集引用、互相連結。又因為靜態鏈結這個會被以固定、不變的樣子公開於網路之上,並且能夠讓其他讀者直接讀取的性質,更暗示著部落格開放與分享的特質。

第三個特質跟第四個特質很容易讓人混淆,他們分別是「時間戳印」跟「日期標頭」。

任何部落格系統在新增或編輯文章時,會在內部資料庫裡把時間記錄下來;這個特質的目的是為了要建立起部落格內部的先後順序,藉以奠定部落格的內在情境依據,因為所有新的創作其實都得建立在原有的內容之上。時間戳印不見得要顯示出來,真的會顯示在網頁上、讓讀者們看得到的,叫做日期標頭。

如果說時間戳印提供了部落格內部的脈絡,那麼日期標頭就是能讓部落格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憑藉。讀者們透過日期標頭,可以掌握每一篇文章、圖片、聲音、或影像被發表或被編修的時空背景:當時世界上發生了哪些大事件、作者的精神狀態(熬夜?)、其他人的部落格發表了些什麼……。

由於這四大特徵的注重,部落格跳脫了單純祇是用網頁撰寫的札記,搖身一變成為新興媒體。

部落客們實踐個人的信念,以自身所認同、認可的規則,將自己感官所接受到的種種資訊,整理後加以出版,成為其他讀者所能夠閱\讀的文本。這樣的媒體,在視角上呈現了豐富的多樣性,在內容上則更為草根、更顯在地,遂而成為主流媒體所不敢輕忽的第一手報導。

而部落格間的互相引用、互相對質,也反覆督促著這些報導的品質。前一陣子的波灣戰爭期間, CNN 就與伊拉克當地的部落客簽約,提供戰場的第一手消息。而這類的合作關係,也將越來越頻繁。

如今部落格如雨後春筍,許許多多的入口網站、網路服務提供商(ISP)也紛紛開始提供部落格服務,不少新生代的國中小學生甚至都有自己的部落格了。這些部落格比幾年前走紅一時的個人首頁還要活躍得多,他們更新頻繁、隨時充滿令人驚奇的資訊,是真正鮮活的媒體。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部落格出聲,訴說著自己所感受到的世界;全民媒體時代儼然已經到來,一次又一次地挑釁主流媒體霸權的勢力,真正將言論自由回諸平民百姓。

但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世界亦然,即便網路帶給全世界網民無數的便利與暢遊,部落格文化目前還是無法完全普及,最明顯的就是「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現實生活中還是有一群人不會上網或不常上網,因此很有可能網路的絕大多數意見並非是現實生活中的絕大多數意見;而且網路的文章發佈並沒有經過守門(gatekeep)階段,因此部落格也容易形成資訊謬誤或資訊霸權,以錯誤的事物剖析角度去誤導網友,這也許會比傳統媒體的言論暴力更加恐怖。

此外,台灣多數的部落格淪為鏈結天地,充斥著當下最流行、最熱門的影片或音樂,如此一來反而失去原本部落格表達自主的意義,而且不斷的轉錄之下,恐會有侵害著作權之疑。

另外,在茫茫網海幾千幾萬個訊息中,讀者如何才能斷定何者較為重要,何者無需關注呢?雖說經由每個人不同的好能夠篩選出不同類型的資訊,但是多數的部落格作者都未經過訓練,所以除了上述可能出現的兩項缺點,也包括可能讓自己本身陷入「資訊焦慮」的死胡同內。

而網路世界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始終無法達到人與人之間面對面(face to face)時的親近感,因此許\多學者都曾提出,新傳播科技的負面影響之一,就是會造成「人際疏離」(alienation),甚至造就一種「繭居族」:足不出戶、日以繼夜坐在電腦螢幕前,與現實生活脫節。

■ Blog 與傳統網路媒體的差異

多年前,當全球資訊網(
WWW,World Wide Web)被炒的火熱,氣勢方興未艾,人們紛紛想辦法弄出自己的網頁;「烘焙雞」(Homepage)在那個年代成了熱門名詞,誰要是沒在名片上印了自己首頁的網址,就是落伍了。後來隨著達康(dot com)的泡沫化,大大小小的公司更是搶著建立公司網站。路邊賣雞排的有網站、夜市擺攤賣襪子的也有自己的網站,任何想像得到的生意,都有人在經營網站。一本書、一份刊物、一個鄉鎮鄰里、一次旅遊、一個班級、一個節日、一個宗教乃至於一樣食物,無一沒有專屬網站。

然而隨著網路泡沫的消退,成千上萬的網站自從最後一次更新後,可以說是數年如一日;無力維護、資訊過時、鏈結失效,昔日的風光不再,徒留一片蕭索荒涼。就在這股熱浪後的消退中,有一群人卻從未放棄他們的理想;始終勤於書寫,記錄生活點滴,彼此交流互相示好。這群人利用網頁撰寫札記,這就是部落格(Blog)的原型,而他們則自稱「部落客」(Blogger)。

這群部落客們很快地就發現,如果他們總是得花費好一番功\夫去編修網頁的話,就會沒有時間能夠寫新的東西;當文章的發表頻率越密集時,這個問題就越嚴重。於是會寫程式的人開始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程式或腳本,來處理這些瑣碎的技術細節,好讓自己有更多時間來撰寫或維護文章的內容。無論是 WebBBS 上的個人板,抑或各種個人新聞台也好,可以說都是這種需求下的產物。不約而同地,這些系統一開始就以最簡單也最開放的形式來表現文章內容:「公開取閱的網頁」。

網頁形式提供了多媒體的能力,於是部落格的內容不再受限於文字,更可以是圖片、聲音、影像;而部落格與傳統網頁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更新簡易、與讀者互動頻繁,即使沒有網頁設計概念和專業電腦技能也能輕鬆上手。

而部落格與 WebBBS 的差異,在於它不像 BBS 只有文字介面、只能以鍵盤操作,另外 BBS 的資訊濃度太高,垃圾資訊佔決大半;而且 BBS 幾乎幾專行於台灣,尤其是學生族群,所以照推斷,部落格使用者的分佈年齡層可能會比 BBS 使用者的來的廣泛。

簡言之,由於部落格比傳統網路媒體更容易入門,也更有前瞻性,所以只要未來能夠克服前述的各項網路科技負面影響,部落格的發展前景勢必最有機會形成哈伯瑪斯論述中的「公共領域」,為社會溝通上下、凝聚共識。


■ Blog 的各種社會面向

部落格的風行,我覺得造成的幾種社會情形都值得探究。

第一點是因為部落格,造成網路商機的湧現。

過去透過網頁來寫日記、抒發個人的意見,是網路業者或是網路連線服務公司(ISP)所提供的免費附加服務,由於不能為業者牟利,當時也稱不上是網路業者的重點服務。但是近年來利用網頁空間進行個人書寫、日常生活記錄者日益增加,部落格文化遂逐漸成形。這也讓許多大型的網路公司,將部落格服務視為2005 年的重點項目。

為何近年內,部落格文化能在網路世界殺出重圍、異軍突起?這就得討論到網路虛擬生活的普及近用,雖然先前提過目前還是擁有一群高度數位落差的非網路族群,但是網路還是堂而皇之的走進大部分台灣人之間,成為人與人關係互動的重要平台,也因為如此,網路世界愈來愈多的內容是由網友所書寫、製造。

反觀網路公司,在部落格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是「提供平台」,提供兼具出版及交換功能的互動平台,讓網友可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協助在網路上有共鳴的彼此,相互謀合,進而形成網路社群或家族。當網友有需要成立社群或家族時,這又是網路業者的另外一項商機。

至於部落格文化所造成的第二種社會情形,是「次文化政治的形成」。

部落格讓次文化(subculture)有發聲的空間與機會,使得各種不同於主流意見的觀點得以在網路上發表,並獲得回應,甚至形成社群團體;簡單地說就是前述的為「言論自由」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這種讓不容於原本傳統媒體的非主流意見,有發聲進而交流、形成各種小眾社群的情形,正好也顯現了一種分眾(demassified)的文化。

部落格文化造成的第三項社會情形,是造就「強而有力的資訊流」。

舉個近期的例子:南亞遭受大海嘯的重創後,世界各地的部落格提供了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即時災區消息,並提供就難的連結,讓希望立刻伸出援手的讀者參考。

另一個更早一點的例子:美國四年前遭受九一一恐怖攻擊後,部落格就成為重要的溝通與資論流通工具。隨著亞洲的部落格網站日漸成熟、茁壯,以及先前許多網站經過部落格投入協助南亞的救難工作,可見部落格已成為全球性的傳播媒介,是另外一項全球化的產物。

■ Blog 為傳統新聞帶來的挑戰

由於最早的部落格式由記者所發起,當初是為了在傳統媒體上無法發聲的資訊有發佈的管道,遂使得部落格草創之時,便含有挑戰主流媒體觀點的特性。

2003年九月初,美國可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六十分鐘」電視節目,播出據說是布希總統年輕時的服役記錄,指布希利用特權。但是在節目甫播出一個小時,就有部落格作者指出文件有假,最後遭到證實,知名主播丹‧拉瑟(Dan Rather)因此被迫道歉並提早退休。而當時揭發這個假文件,由三名律師所創的部落格,獲選為《時代》雜誌歷史上第一次的「年度風雲部落格」。

此外,在美國,不論是伊拉克戰爭或選舉新聞,部落格經常成為揭露重要新聞,或挑戰主流媒體的管道,去年美國民主黨大會更發出數十個記者證給部落格站主,肯定他們的重要性,因為他們的確實能提供不同於主流媒體的多元觀點。

關於這一點,台灣的部落格族群尚未形成氣候,個人盼望台灣的記者同仁能早日站出來,以部落格型態挑戰主流媒體的一言堂。

除了形成多元觀點,部落格更促進點對點(P2P)新聞的發展。

有越來越多所謂的市民電子記者小組成形,這些人隨身攜帶著攝影機與麥克風,只要是個人覺得有新聞價值的事件,便記錄下來,在經由某些具備數位剪輯功能的影像手機,直接在照片與文字發佈張貼到網路上,讓新聞資訊的流動與議題設定(Agenda-Setting)不再全由大眾媒體所壟斷。

這種個人式的新聞發展,將部落格進一步推向街頭;相對的,部落格的發展,也讓個人式的新聞擁有一個良好的發表平台。

■ 結語

讓我們再聊回首創部落格的中東監獄 — 伊朗,目前的部落格展情況。

過去五年,伊朗的強硬派掌權者,已經關閉了一百多家媒體,其中包括 41 家日報。然而,今日伊朗有數萬個部落格,這種另類媒體提供伊朗人違抗執政當局言論控制和鎮壓的管道。即便這些部落格所討論的議題,以普世的標準來看可能枯燥乏味,但多半的議題以超過伊朗政府檢查的尺度,而且這些部落格作者也不乏許多歐美流行文化的支持者。

然而,若認為這些伊朗青年的這股數位書寫文化十分膚淺,想必是忘了表達自我在伊朗社會是個罕見的權利。這些自我書寫生動的印證一項事實:伊朗青年專注於他們被剝奪的流行文化;這些自我書寫提供世人探視伊朗社會的機會,對某些伊朗青年而言,足球明星貝克漢、護唇膏或情人節,已成為自由的象徵。

部落格就像一條隱形的傳送帶,刺穿伊朗內部文化的諸多限制,遭禁的文化最後還是在網路上現身。對某些伊朗人而言,部落格讓他們可以縱情於被禁的事物上,對他伊朗人來說,部落格式他們籌畫行動和傳佈文字的方法。正如「無疆界記者組織」在《2004年網路監測報告》中所言:「部落格在危機時刻被大量使用,如在2003年 6月,伊朗學生發動示威抗議時,部落格是示威行為的主要來源,它協助學生集結和籌畫行動。」

伊朗的部落格讓伊朗人可以在封閉的社會中進行對話,提供世人窺看伊朗青年人內心的掙扎、這個意識型態國家的持續轉變,以及伊朗內部正在進行中的革命。

伊朗政治諷刺家兼部落格當紅作者伊布拉辛‧納巴威(Ebrahim Nabavi)曾說過:「在伊朗革命25年後,我們將革命理念輸出全世界,包括歐洲、美國和亞洲,但我們將革命理念全數輸出,伊朗自己卻未留下半點;現在伊朗執政當局無需再費心於輸出革命理念了,我們的部落格早已取而代之。」

誠如伊朗青年人的努力,兩岸台海間、籃綠政黨間,所有的對立與衝突其實都有希望藉由部落格這塊理性對談的討論場域,創造雙贏局面。我想,這正是部落格未來發展的最大目標:形成強大的共識串連管道,為各種議題尋求多元觀點、集體意識,凝聚整個社會。

我期待著部落格文化成熟的一天早日到來。



2005/6/21 changyiya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張藝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